歐洲萬象

我在深秋時節來到英國

文:朱晟瑄(作者現於University of Bristol攻讀國際關係學位)


〜編按:本篇為作者初踏上英國留學的心得感想

2017年的秋天,我踏上了英國西南方,素有小倫敦之稱的城市─布里斯托(Bristol),邁向自己大學期間一直想完成的,在歐洲念書的夢。拖著行李前往宿舍的路上,飄起了陣陣細雨,少了台灣傳統騎樓的街道,映入眼簾的是石頭路上混雜著飄落的楓葉以及濺起的泥濘,還有許多用風衣摀著頭奔跑的行人和淋成落湯雞的我。
 

(布里斯托大學法學院/朱晟瑄攝 2017年9月)

如畫的深秋,冷漠的人情

這個季節的歐洲很美,街道上種滿楓樹及杏仁樹,深秋時節,高聳的大樹,楓紅與杏仁的黃葉交錯點綴著厚實的教堂磚牆,行人道滿滿的落葉,堆成一落落橘紅小丘。古老的城牆,如畫的教堂,但還沒開始下雪的氣溫已經讓來自亞熱帶島國的我快要受不了,多雨的氣候更增添陰鬱。


(約克郡博物館花園/朱晟瑄攝 2017年11月)
 

剛到達英國,立刻感受到英國人名聞遐邇的冷漠,走進商店中不會有熱情的問候聲,連學生宿舍的櫃檯人員,也從不主動打招呼!單調簡短的回答配上濃厚的英國腔真的讓剛到英國的我既挫折又受傷。更別提英國人的辦事效率了,九月中到銀行預約開戶,竟然必須等到十月初才能辦理。學校、郵局甚至馬路的維修效率更不用說,好似說好了要考驗我們這些外來者的耐心。短短不到兩百公尺的路,竟然要十二周的工期,而且時常看到三、四個工人在旁邊看一個工人在工作。行政業務更是一定要主動且堅定的跟承辦人員反覆確認跟詢問,才能確保自己的案件有在處理,不然真的會等到天荒地老。

慶幸的是一切的「culture shock」在開學後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緩解,同班的英國同學雖然很冷漠,在路上遇到也不一定會跟你打招呼,但是如果主動問他們問題,他們還是會很親切且詳細的回答,而且也願意放慢語速!可是如果不小心用了美式英文,別意外看到他們大大的白眼和即時糾正!英國人並不會隨便和人做朋友,即使是同班同學也會觀察你是不是符合他的個性、是不是具有幽默感、是不是值得深交的人,經過認可後,他們才可能對你展開心房。如果有機會認識英國人,請不要被他們冷漠的外表跟疏離的語氣嚇跑,盡情展現你的友好與熱情,在言談間表現自己的內涵,你會發現英國人除了時不時糾正美式發音很討厭外,其實是很可愛、友善又親切的。


(布里斯托城市藝術:約翰藍儂/朱晟瑄攝 2017年9月)
 

融入當地生活,社群網路是利器

現在社群網路很發達,在Facebook上常常有各種活動資訊,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多多參加!整個西方世界十月最有名的活動當然就是萬聖節,我早早就報名了一系列的活動:殭屍遊行、萬聖節要糖果和刻南瓜等等。布里斯托的殭屍遊行今年正好是第十周年,大家都盛裝出席,活脫脫就是陰屍路中的殭屍再現。有的是一個家族打扮成一個主題,拿著骨頭形狀的沙鈴和小鼓,像做法一樣的儀式配上統一的服裝和妝容,好像看到小惡靈在跳舞!或兩人一組的行動劇,扮演失控的殭屍一直衝向圍觀的人群,還可以隨機和遊行中的殭屍用自創的吼聲對話!更有些人不辦殭屍,他們是狩獵者。他們會拿著玩具吸盤槍或水槍,躲在城牆邊或橋梁上,伺機準備射擊我們這些邪惡的喪屍!整個遊行非常活潑有趣,每個人都是精心裝扮,越可怕人氣越高,連小朋友都是滿臉血漿。

(布里斯托 Zombie Walk/朱晟瑄攝 2017年10月)

這幾個月是我最開心的時光,放膽去體驗、去融入當地生活。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多接觸當地人,跟他們詢問生活的要領!英國人雖冷漠,但只要你願意主動,他們也會變很友善!要落落大方的開心玩、開心笑,自然會交到好朋友也能融入當地生活。


(布里斯托大學學生會 Pumpkin Carving/朱晟瑄攝 2017年10月)